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正文
壹健康三闯资本市场 产品口碑堪忧 33.6亿营销费吞噬净利
来源:长江商报     时间:2023-09-08 10:11:55

来源:长江商报


【资料图】

前两次借壳失败后,绿瘦集团更名壹健康,三闯资本市场。

近日,广东壹健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壹健康”)再度递表港交所,这是其第三次谋求上市。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壹健康两次上市受阻与其核心减肥业务涉嫌虚假宣传、套路营销等负面新闻有很大关系。

目前,成立14年的壹健康口碑毁誉参半。截至9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壹健康的投诉达2345条,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骗取高额费用、违法卖药、产品无效还有后遗症、霸王条款等方面。

2017年后,公司转型健康管理,获得不错的发展势头,2022年收入超20亿元,毛利率高达%。

但光鲜背后,壹健康的商业运营模式也受到质疑,因严重依赖互联网引流,高额销售营销费吞噬了公司利润。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及14亿元,占同年总收入的%、%及%,合计总额达亿元。

而且,在毛利率超70%的情况下,公司2022年净利润率却仅有%。

业内认为,虽然绿瘦改名了,但产品口碑并没有改善,这也必然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信任度。此外,公司亟需摆脱流量依赖,本质上还是为互联网打工并不能获得长远稳健发展。

上市一波三折口碑堪忧

壹健康原名绿瘦集团,转型之前是一家以卖减肥瘦身产品为主的公司,倡导健康瘦身。

2015年,绿瘦集团计划借壳新中基(现名“中基健康()”)上市,后因产品遭到大量投诉,股权转让款未按时支付等原因失败。

经过一系列转型升级之后,绿瘦集团尝试第二次借壳上市。

2020年,绿瘦集团控股股东优创投资又与棒杰股份(,-,-%)签署《投资意向书》,棒杰股份拟向优创投资及绿瘦集团主要股东皮涛涛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绿瘦集团100%股权。若该交易完成,棒杰股份实控人将发生变更,因此构成借壳上市。不过,上述收购仅筹划不足半个月便宣告终止。

绿瘦集团两次借壳上市失败背后,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例如经营违规、非法添加成分等等。早在2013年,就有央视报道,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款热销产品,“玉人胶囊”和“贝兴牌左旋肉碱茶多酚”的产品批号,分别显示属于西安三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长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瘦公司涉嫌冒充保健品、注册地造假以及非法添加等问题。

绿瘦集团在2021年11月更名为“广东壹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和改变,旗下有两大品牌——“绿瘦”和“壹邦”,对应“体重管理”和“慢病管理”两大业务。

近日,壹健康第三次冲击IPO,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招股书信息显示,本次IPO,该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展体重管理业务及慢病管理业务,智能硬件产品开发以及数字化能力提升,补充营运资金等多方面。

不过,壹健康上市的“绊脚石”依然存在。首先是口碑堪忧,仅2022年,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在12315平台及黑猫投诉平台投诉总数高达3011次。

截至2023年9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壹健康的投诉达2345条,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骗取高额费用、违法卖药、产品无效还有后遗症、霸王条款等方面。

中国证监会近日向公司发文,要求公司说明相关行政处罚的整改、股份代持等情况。

此外,壹健康正面临着注册用户增长乏力、用户活跃度低迷的局面。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好享瘦”APP新注册用户由万人增长至万人,复合增长率为%。然而,同期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仅由万人上升至万人,复合增长率仅为%。

三年营销费超33亿吞噬净利

转型后的壹健康主营业务包括体重管理和慢病管理。其中,体重管理是公司核心业务。

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自体重管理业务实现的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和58%。

业绩方面,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壹健康营业收入亿元、亿元和亿元,实现年内利润亿元、-亿元和亿元。公司2021年出现净利润亏损,正是因体重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壹健康毛利率达到%、%、%,但净利润率却分别只有%、-1%及%。

高毛利率、低净利润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公司的高额销售及营销费。壹健康的商业模式和运营逻辑是通过购买流量引流获客,在这种模式下,其每年在购买流量上成本巨大。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互联网流量采购开支的占比达65%,前五大供应商中,提供互联网流量采购服务的公司占据大多数,其中向“公司A”的采购占比为30%。

这也导致公司重营销轻研发。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及14亿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及%,合计总额达亿元。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万元、万元和2113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仅%、%和%,不仅占比极低且还出现下降态势。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现金流出现了恶化,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减去资本开支后的现金,从2020年的亿元减少至2022年的2000万元。

原标题:壹健康两度借壳失败后三闯资本市场 三年营销费亿吞噬净利陷流量依赖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